【不对等的博弈:当T+1和涨跌停板遭遇T+0】
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,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,最高冲至2198.85点。沪深300成分股中,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,且全部集中在上海交易所市场。其中沪深300权重比例位居前二的民生银行、招商银行均瞬间触及涨停。从立时冲击涨停的71只股票来看,主要集中在金融、交运设备、公用事业等低估值、高股息率板块,其中22只金融股触及涨停。需注意的是,沪市银行板块中,除建设银行未触及涨停外,其余均碰及涨停。随即又被打下原形, 16日这次难遇的A股奇观中,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和期指投资者经历了一场财富过山车游戏。这场让投资者损失惨重的“游戏”暴露出不对等的博弈:当T+1和涨跌停板遭遇T+0,以及监管层没有把保护广大股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而是倾向性地保护机构挽回损失,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国家金融安全存在很大隐患。
A股市场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,由于现行的T+1和涨跌停板制度,现货市场的投资者们被限制在当天买入股票后,第二天才能卖出,当然,如果遭遇跌停板,则干脆失去了立刻纠正错误的机会。而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们,他们随时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。当T+1的现货遭遇T+0的期货,现货的节节败退似已成定局。
周五光大期货持有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309卖单量10194手,比上日激增7023手。虽然董秘对当时给媒体的虚假回复是有意为之,但对沪深股市大盘构成特大冲击,如果不是下单失误则光大证券涉嫌操纵证券市场,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。由此看来,光大证券恐怕在劫难逃。这只是不对等博弈的一方面,另一方面,通过操纵现货市场,实现期货市场做空赚钱,可能是更大的隐患。这是A股T+1与股指期货T+0的制度漏洞造成的,只有同样采取T+0的方式,才能使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更加配套,风险才能实现对冲。在不增加市场资金存量的情况下,T+0的交易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市场的流通性、活跃程度和交易量,可以产生明显的资金放大效应。在市况较弱的情况下,T+0交易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,另一方面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短线交易机会,有助于投资者提高其盈利水平,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当前交投清淡的弱市格局。光大事件可以明白实施T+0的现实意义,T+0不是为了炒作,而是为了公平,为了及时纠错和应对突发事件时不作待宰羔羊。
中国证券市场虽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内幕交易、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等等侵害中小投资者的现象屡有发生,在通往资本强国的道路上,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。在光大事件之后,在证券行业创新的大背景下,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也再度受到了关注。光大证券事件,表明在我国金融创新品种不断扩充,量化与程序化交易占比日益增长的今日,监管部门与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的管控和防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。中国资本市场当前最急迫的问题,其实是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,让市场真正有效起来!或者说,中国的资本市场,要有与世界强国相媲美的市值以及稳定性。这个时候不仅要提倡金融衍生品的交易,反而是要加快这个步伐,同时相对于美国,又要进一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,从技术上将网络金融安全这块做好。
0
推荐